5G深度变革智慧安防,视频监控先行

时间:2019-06-05 关键词:智慧安防 浏览量:2023

      在人工智能商业化运用的过程当中,伴随着其逐步走向更加细分的垂直领域并与特定行业结合发展,以AI+安防为形式的智慧安防模式已逐渐成为赋能整个传统安防行业升级变革的重要手段。

      智慧安防之核心是以AI技术为支撑,通过将传感器、视频监控点等数据源的关键物理信息通过传输网络集成到一个综合的IT系统上,使得其所辖制的安防领域能够被动态实时的监控,进一步达到预测威胁并及时响应的目的。这其中,智慧安防因为在传统安防摄像头的边缘端、IT系统所在的云端等核心环节引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使得其在传统安防技术之上有了质的突破,让安防行业变得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所以才实现了“传统”到“智慧”的升级,被冠于智慧安防之名。

5G+智慧安防,必然亦必要的结合
      智能安防作为物联网非常重要的一大运用场景,长期以来广被各界看好。一方面,通过AI加持的智慧安防不仅凭借传感器、边缘端摄像头等设备实现了智能判断,有效降低了传统安防领域过度依赖人力,成本耗费极高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手段获取安防领域实时、鲜活、真实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精准的计算,也实现了让各项安防勤务部署、安防人力投放以及治安掌控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掌控。这对于保证安防工作在正确的时间做准确的事情,推动了安全防范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的方向转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智能安防对于整个传统安防行业升级改造的实质性效果是明显的,但是为何其发展至今却也未曾走向真正的大规模发展呢?这与现行通讯技术无法满足智能安防所需多节点链接、海量监控视频传输等方面需求有一定关系。

      以城市安防为例,相关数据表示目前我国已安装监控摄像头超过 3000 万个,为保证如此之多监控器的监控数据都能够迅速的传输到云端监视中心分析处理,这一过程中所需传输的数据量每年将高达数万PB。此外,由于现行的4G技术的传输速率不支持快速传输过大的文件格式,所以为满足实时的监控需求,现行的监控技术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往往将视频文件压缩进行传输,但是这却导致压缩之后的视频清晰度得不到保障,于是到了具体的监控分析环节却又效果不佳。

      排除将所有数据统一上传到一个综合平台分析造成的带宽需求紧张的问题,也可以考虑通过在边缘端建立分布式网络节点的手段,通过不同区域间安防监控信息以及资源协同分配的形式开展城市安防治理。但是这却又会在不同程度上牵扯出不同监控层级之间信息分层断带,信息传输效率低,资源利用调度不合规等问题。

      毫无疑问,智能安防的进一步发展对网络通讯技术的信息传输带宽、速度、时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设定之初,5G技术便被定义为面向超高速、高可靠、低时延等特性而开展研制,系列特性恰到好处的满足了新一代智能安防发展所提出的诉求。

      此外,与前四代移动通讯技术不同,此次5G技术的不仅专为移动通讯而设定,在5G被定义的三大运用情景当中有两个主要的运用情景是面向于物联网运用。物联网需要连接更多的感知节点,而且所需面对的运用场景也更加的复杂多变。基于此,5G网络架构在设计过程中便在软件层面采用了大量的云和网络虚拟化技术,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物联网在面向运用的过程中通讯传输层面的系列问题,使得5G技术在设置之初就具备了面向物联网运用的特性。而智慧安防作为物联网主要的一个运用场景,所以其与5G技术的结合也便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从一定层面上来说, 5G与安防的结合是具有其必然性的,而5G技术诸多特性能够很好的满足当下智慧安防发展所提出的诸多需求,这也为它们之间的深度结合促成了新的必要性。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座机:0512-6331 5615
手机:177 5112 6567
邮箱:379888217@qq.com
地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庞金路
   1155号

关注我们

© 2009-2018 云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27625号技术支持:谢谢网络
首页 电话 联系